中国作为园林艺术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历史悠久,在国际上享有盛名。从有关记载,我国的古典园林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已经营,只不过是作为历代帝王、贵族等少数统治阶级享乐的场所。 如在奴隶社会的周代,就有周文王的“灵囿”,方七十里,养百兽鱼鸟,供帝王游牧取乐。到了封建社会的秦代,在公元前218年于咸阳渭水之南兴建了“上林宛”,周围三百里,有离宫七十所,“离宫别馆,弥山跨谷”,苑中有涌泉,有怒瀑,还有种类繁多的动植物。 到了汉代,“上林苑”相续扩大,分区豢养动物,栽培它地的名果奇树达三千余种,其规模和内容都相当可观。三国时,魏文帝“以五色石起景阳山于芳林苑,树松竹草木,捕禽兽以充其中”。吴国的孙皓在南京“大开苑囿,起土山楼观,功役之费以亿万计”。晋武帝司马炎重修“香林苑”,并改名“华林苑”。到南朝,梁武帝又重修齐高帝的“芳林苑”,“植嘉树珍果,穷极雕丽”。北朝在盛乐(今蒙古和林格尔县)建“鹿苑”,引附近武川之水注入苑内、广几十里。 到了隋代,隋炀帝杨广在洛阳以西建造“西苑”,周围二百里,其规模虽然没有“上林苑”大,但内容却有过之而不及。苑内造海,周十余里,海中有三座神山,高百余尺,殿堂楼观极多,山水之胜,动植物之多,都是极尽豪华。 到了唐代,在西安建有宫苑结合的“西内”、“东内”、“芙蓉苑”及骊山的“华清宫”,面积虽不算大,但苑的内容和造园的意境却有了新的发展。在宋代有著名的“寿山艮岳”,周围十余里。元代建“万岁山”,明朝建”西苑”,清代更有占地八千四百多亩的热河避暑山庄,以及世界文化史上著名奇迹“圆明园”等。 唐宋在以往造园艺术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创了我国园林艺术的一代新风,达到了新的境界。它效法自然而又高于自然,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富有诗情画意,为我国明清园林艺术的发展,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 明清(1368~1644~1911年)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没落时期,至清朝特别是乾隆、慈禧挥金如土、奢侈豪华,大造离宫别馆。在风格上一方面继承了传统的水山宫苑和山水建筑宫苑的特点,同时进一步有所发展。这一时期特别是在江南地区的私家园林,由于具有高超的艺术水平和独特的民族风格,而使我国的古典园林艺术在世界园林艺术中独树一格,自成一体。 在世界各个历史文化交流的阶段中,我国“人工为之,宛自天开”的自然式园林艺术,自唐朝已传入朝鲜、日本。特别是在十三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就把杭州西湖的园林艺术称誉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从而使杭州西湖的园林艺术名扬海外。至今,它更成了五大州的朋友们想往的游览胜地。 在十八世纪,中国自然式园林由英国著名造园家威廉康伯介绍到英国,使当时的英国曾一度出现了“自然热”。1730年在伦敦郊外所建的植物园,后改为皇家植物园,除模仿中国的自然式布局外,还出现了中国式的宝塔和桥。从此以后,我国园林艺术那种顺应自然的设计手法,在欧洲广为传播。 从上所述,我国古代的城市园林,主要是皇家宫苑和贵族宅园,平民百姓能够进入的公共园林,多以寺庙附属庭园的面貌出现。 1840年是中国从封建社会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转折点,也是我国造园史由古代到近代的转折,公园的出现便是明显的标志。人们把1840年以前的园林称为古典园林,而1840年以后,则称为近现代园林。 如果说,古典园林具有明显的私人占有性,不管是皇家园林或私家园林,无不都是供帝王、封建文人、士大夫等避暑、听政、居住、游乐等专用,而公园虽然前面加了“公”字,但它也并不是为大多数人服务而建造的。 在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在我国开设了租界,同时为了满足他们在中国土地寻欢作乐的要求,为了满足殖民者少数人的游乐活动,把欧洲式的公园传到了我国,这其中上海可以说是殖民地公园建立较早较多的地方。 1868年建造的“公花园”(黄浦公园)是最早的一个,殖民者规定华人与狗不被入内,这一方面说明殖民主义者对中国人民明目张胆的侮辱,也说明“公园”在当时并不“姓公”。之后又有1905年的“虹口公园”,1908年的“法国公园”即(复兴公园),1914年建的“极斯非尔公园”(即中山公园)等。 此时期公园规划布局的特点多采取法国规则式和英国风景式两种,其中有大片草地和占地极少的建筑,这与我国古典园林艺术的规划设计有明显不同。在功能使用上主要是供他们散步、打网球、棒球、高夫尔球等活动,以及饮酒休息之用。以上可以说皆是为洋人兴建,布置特点主要反映了其外来性质的。 1906年,在无锡、金匮两县乡绅俞仲等筹资建“锡金公花园”,这是我国最早的公园之一了。辛亥革命后扩建,定名为“城中公园”,该公园的布置特点多建筑无草地,有假山,自然式水池等是吸收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而建的,这与上海早期的公园就有明显的不问特点。虽都叫公园,但内容和特点显然是不同的。 辛亥革命前,孙中山先生曾在广州的越秀山麓读书。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指定将越秀山辟为公园,既越秀公园。与孙中山同时代,以朱启矜等为代表的一批民主主义者极力主张相筹建公园,在他们的倡导和影响下,在我国一些主要大城市中,相继出现了如广州越秀公园、中央公园、永汉公园等九处;汉口市府公园等两处;昆明翠湖公园等七处;北平的中央公园(现中山公园);南京的玄武湖公园等六处;厦门的中山公园;长沙的天心公园等。此外,当时也有一些民族资本家私人办园向公众开放的,如无锡的惠山公园等。 以上诸公园大多是在原有风景名胜的基础上整理改建而成的,有的本来就是原有的古典园林,如锡惠公园等。也有的是在空地,或农地上参照欧洲公园特点建造。这都为以后公园的发展建设打下了基础。 1898年英国人霍华德著《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对我国初期的公园建设有一定的影响。1935年,我国的规划师莫朝豪所著《园林计划》一书中提出“都市田园化与乡村城市化”的主张,指出“园林计划……包含市政、工程、农林、艺术等要素的综合的科学”,“应使公园能够均匀地分布于全市各地”等一些至今看来仍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此书也可以说是我国早期公园建设的理论性专著,并对当时的公园建设有很大的影响。 我国公园的产生可以说这是帝国主义侵略和辛亥革命的结果,又由于辛亥革命的发源地在南方,更加上南方优越的自然条件,无论是公园的最初阶段,还是形成具有我国特点的公园,可以说在南方都最具有代表性。 以绿化为主,辅以建筑布置于城市或市郊,并为广大人民提供娱乐、游憩的公园,真正姓公并得到迅速发展,那还是解放后的事。 |
8.1米宽卧石 全国批发景
6米宽广东黄蜡石 酒店
广东各种规格园林景观
2.5米宽厂家批发黄蜡石
3.9米宽产地景观黄蜡石
3.5米宽黄蜡石 楼盘小区
3米宽广东园林黄蜡石
6.2米宽卧石 广东景观
太湖石10
6.2米高大型黄蜡石 景区
6.3米高 大型景观黄蜡
3.6米高大型天然黄蜡石
7.4米宽卧石大型黄蜡石
批发园林景观装饰小型
3.7米高立石广东景观石
6.8米宽卧石园林黄蜡石
英德大英石 园林工程造
产地直销小规格天然黄
6.4米园林景观黄蜡石刻
3米宽卧石广东景区题
2.2米宽卧石招牌黄蜡石
3.3米高产地黄蜡石 园林
4.5米宽卧石刻字石 题
园林景观意境生成空间
1.8米高立石园林点缀景
4.6米宽黄蜡石公园校园
3米高立石 景区刻字景
批发英德英石、阳台鱼
2.5米宽黄蜡石刻字石园
6.8米高厂家天然黄蜡石
2.3米高广东黄蜡石 刻字
批发英德石英石、阳台
低价直销高档英德英石
2米高立石 景区点缀黄
3.7米宽卧石 景区刻字
3.1米宽产地天然彩石
8.3米宽大型景观黄蜡石
4.2米高广东黄蜡石 村
1.8米 小块园林景观刻字
广东各种规格园林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