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聊城市茌平县杜郎口镇镇政府东约500米处,有—棵高约10米的古槐,相传是唐太宗李世民所栽。据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园林管理处园林科研所专家考证,这棵树有1300多年的“高龄”,更令人称奇的是,古树虽经历千年沧桑,树皮也多处脱落,仅仅存活了—根树枝,竟能让古树枝叶繁茂。
古槐四个人也抱不过来 沿着通往茌平县杜郎口镇镇政府的一条公路往东走约500米的距离,在一片树林中,一棵老树映入眼帘,树高约10米,胸围5米多,在场的四个村民张开双臂,还没能围过来。当地的村民说:“我们这儿十里八村的人都知道这里有棵古槐,有很多外地人都来这儿看它。” 古树四周有一圈围墙,足足有一人高,围墙的南面还有一个能容一个人进出的小门,古树上挂着印有各种花纹的红布,十分显眼,树底下还放着四个香炉,树底部变成了炭色,像是被烧过。“虽然年代久远,这棵古树却仍然生长茂盛,当地的人们都认为这棵树有了灵性。”一位村民说,一些年轻恋人经常过来许愿。 古树的主干已经中空,有烟熏的痕迹,主干破裂成了一个空洞,洞口开向西南,部分树干的树皮已脱落,一根树枝和主干交叉处还留有锯过的痕迹。一段两米多高枯死的树干,横在了小院墙的外面。然而在树的背面有一根粗粗的枝干,用了3个铁管和一根木杆支撑着,向北延伸,让古树仍枝繁叶茂。“这棵树全靠这根树枝支撑,真是神了。”一位村民说。 古树后面,还建了一间20平米左右的青砖红瓦房。“原来这里曾是一个寺庙。”村民说,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寺庙被拆了,但寺庙后面的大坑还在。 古槐为唐太宗李世民所种 茌平县文化体育旅游局局长仇长义介绍,这棵唐槐所在地原为一座寺庙,寺庙规模很大,有大殿、二殿和东西廊房,寺内碑刻如林,曾有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撰写的碑文立在这里。“唐朝时期,该寺香火不断,远近闻名。” 仇长义说,相传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骑心爱白马来此处拜佛,但遇到大雨,不慎连人带马滑入寺庙对面的大泥坑(至今尚存)中,越陷越深。所幸寺内方丈赶到救出唐太宗,但白马陷入淤泥中未能获救。为纪念这匹心爱的白马,李世民便在寺中栽植了这株唐槐。后来,寺庙被毁,现仅存高台。 一位村民还称,这棵古槐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有一个人把寺庙拆了,用寺庙里的青砖盖房子。后来,房子建成后不久,他家就出了祸,这人认为是拆寺庙的缘故,于是把一间房子拆了,在古树旁边,用拆下的青砖盖了一间小屋。“就是古树后面的那间青砖红瓦房。” 建议对古树做好加固 聊城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园林管理处园林科研所所长李艳文介绍,据考证,这棵古槐有1300多年了,在2008年第一次普查聊城古树名木时,就已统计在录,现已收录于《聊城古树名木》一书中。 “这样的千年古树在聊城比较稀少,现在大约有五棵,高唐一棵,东昌府区郑家镇有一棵,临清还有两棵,再就是这一棵,这些千年古树都是活化石,须及时保护。” 该负责人建议,这棵树只有一根树枝做支撑,并且四周有院墙围着,加固是个难题,同时更要注意防虫。加固需要一定的技术和资金。“这棵树生长比较旺盛,可树干已经没有填充物,在维护时要特别小心,不能影响它的生长,因此最好有专人对它进行维护。” |
广东各种规格园林景观
太湖石10
批发英德石英石、阳台
批发英德英石、阳台鱼
园林景观意境生成空间
批发园林景观装饰小型
6米宽广东黄蜡石 酒店
1.8米 小块园林景观刻字
6.3米高 大型景观黄蜡
8.3米宽大型景观黄蜡石
6.2米宽卧石 广东景观
3.3米高产地黄蜡石 园林
3.7米宽卧石 景区刻字
6.4米园林景观黄蜡石刻
低价直销高档英德英石
3.7米高立石广东景观石
3.1米宽产地天然彩石
6.8米宽卧石园林黄蜡石
3.6米高大型天然黄蜡石
2.2米宽卧石招牌黄蜡石
英德大英石 园林工程造
6.8米高厂家天然黄蜡石
2.5米宽厂家批发黄蜡石
7.4米宽卧石大型黄蜡石
3米宽广东园林黄蜡石
2米高立石 景区点缀黄
产地直销小规格天然黄
6.2米高大型黄蜡石 景区
8.1米宽卧石 全国批发景
广东各种规格园林景观
4.5米宽卧石刻字石 题
3.5米宽黄蜡石 楼盘小区
4.2米高广东黄蜡石 村
2.3米高广东黄蜡石 刻字
3米宽卧石广东景区题
3.9米宽产地景观黄蜡石
4.6米宽黄蜡石公园校园
1.8米高立石园林点缀景
2.5米宽黄蜡石刻字石园
3米高立石 景区刻字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