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位老人在年轻时失去了视觉,一度消沉后,他选择了坚强;他有意训练听觉和触觉,衣食住行已不成问题,但与常人相比,他在从事劳作上仍然有很多不便;十二年前,虽然看不到一丝光亮,这位老人却选择扎根荒山,并将这座350亩的荒山变成了遍种果树和观赏树的“宝山”。这位盲人叫琚正茂,近日,记者走上了他的“宝山”,走近这位当代“愚公”。
【报恩】 琚正茂向荒山进军
1988年,琚正茂开山采石,眼睛被炮炸伤,眼中的色彩便永远定格在了那年的那场意外。眼被炸瞎的同时,琚正茂的左手小拇指被炸掉,无名指也成了摆设。突然之间陷入黑暗,让当时35岁的琚正茂万念俱灰,虽然花费了家里所有积蓄治疗眼睛,但一年过去了,结果却并不乐观。 屋漏偏逢连阴雨,家里的不幸接踵而至。次年,家乡连下六天暴雨,在这场大雨中,琚正茂家的土坯房坍塌。小女儿被埋,妻子腿被砸伤。幸好抢救及时,两人都无大碍。之后,见其一家艰难,该村村委会号召村里为其捐款,并帮他们家盖起了新房。大家对他的帮助,琚正茂深深地记在心底。 1999年,柏山村提出了“向荒山进军”的口号,鼓励村民承包荒山,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村里无偿提供苗木,50年内不收承包费,一切收入归承包者。但即使有如此优厚的条件,琚正茂所在的生产队却没有一人报名。没有水源,在荒山上种树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可什么都看不到的琚正茂却心动了,找来儿女商量准备上山。 “爸,你都看不见了,咋去干?”“有眼人还不干,你去干啥?”儿女们一听都坚决反对。 “咱家最困难的时候是大家帮助了咱,这个恩情我一辈子都忘不了,我不能让村里面的好政策推广不下去。再说绿化荒山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好事儿,没人干,我就来干。”面对父亲的坚持,他的儿女们犯愁了。 【开山】 以前用眼看 现在用脚“看”
看到父亲态度坚决,儿女们终于妥协了:“我们帮你。” 在家人的帮助下,琚正茂夫妇在山上收拾出一间废弃的小土屋,开始在山上定居生活,这一住就是十几年。 在山上植树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山上没水,荆棘遍布,还时常有野兽出没,谈起植树的艰辛,琚正茂说最难的便是开山。 荒山没有被开垦过,到处长满了荆棘。面对着一人多高、浑身是刺的山皂角、酸枣丛、马夹条,琚正茂的困难来了。“要是能看见,我拿叉子一挑找到它们的根,一叉子下去就能将其铲除。可现在眼睛看不见,就得另想办法。”琚正茂说。 开山的最初一段时间,老伴刘文清在前面铲锄荆棘,琚正茂跟在老伴身后把荆棘归拢到一边,露出空地。可毕竟老伴力量小,铲得慢,干半天才开出一小片空地。“这要干到什么时候才能种上树啊?”琚正茂着急了,“以前用眼看,现在用脚‘看’!”慢慢地,琚正茂试着用叉子挑开马夹条之后,用脚去搜索马夹条的根,感觉到后,移开脚,凭感觉下叉子。“咔嚓”琚正茂一提,整根马夹条被连根铲起。看到自己可以独立开荒,琚正茂高兴极了,并不停地试,反复做。功夫不负有心人,马夹条均被漂亮地铲掉,而琚正茂的脚也从来没有受过伤。“铲一万次也没有铲到过脚。”琚正茂自豪地说。 【植树】老伴儿是我的眼睛 琚正茂用智慧和技巧开荒山,如何植树浇水又是对他的另一场考验。要种树,首先要解决水的问题,而这个山上没有一滴水,连吃的水都是从距离山上一里多的地方担回来的。而用来浇树的水也要从一里外的水渠里运回来。“最初我一个人挑水,一担水只能浇两三棵树,现在有条件了,儿子开车帮我拉水,有了水,树的成活率就高啊。”琚正茂说。 为了储水,琚正茂建了个水泥池子,一面贴山,一面贴着新盖的砖房。池子上面有盖子,贴房子的一面有可供水流出的管子。盖子不用就锁上。这就相当于一个大水窖,清凉、干净,而且上一次水就够吃半年。挨着这个水窖,琚正茂还建了蓄水池,还买了一千多米的输水管,专门存水用来浇树。 有了水,可没有眼睛,如何干活?还得靠他的老伴。原来,琚正茂干活的时候,老伴把他拉到地头,在他旁边边干活边告诉他前面有什么。他用脚探路,凭着感觉,摸索着挖树坑。干活时,先由琚正茂将土挖松,再由老伴将松过的土挖出。为了方便掌握坑距,琚正茂制作了一根1.3米长的尺子,而大约五十厘米的坑深,琚正茂摸索着把握得也十分到位。他和老伴挖出的坑,基本上远近一致,大小相同。配合熟练了,俩人一天能挖一百三十多个坑,比儿子儿媳挖得都多。栽树时,由琚正茂扶着树,老伴培土…… 每天迎着朝阳出发,踏着夕阳回家。琚正茂夫妇跟上班族一样,按时按点出门栽树。干活回来时,琚正茂总是一个肩扛着锄头,另一只手挎着老伴的胳膊。“栽树干活,老伴是我的眼睛!”琚正茂指着老伴,言语尽是自豪。 琚正茂把自己承包的350亩山地分成一百多块,逐个攻破。弃耕地上以核桃树为主,捎带种些桃、杏等果树;荒山上以侧柏为主。为了实现计划,琚正茂和老伴几乎每天都在山上忙碌:在果树地开树盘、施肥、浇水、锄草、修剪、治虫,在荒山上刨灌木……春天,赶紧在土厚的地方种些核桃;夏天,趁雨水多时在荒山上种些侧柏;秋天和冬天,把容易发生火灾的地方的杂草和灌木清理干净……经过一家人六年多的努力,荒山上栽了一万多株侧柏,二十多亩果树也渐渐瓜果飘香。 【乐观】“一茬死了,咱再种!” 在荒山上生活十几个年头,水和粮食都要从山下运,至今也没有通电。但再艰苦的条件,再大的困难琚正茂都不怕,他只怕树不活。 核桃树已经挂果了,可不知道为啥,突然大片大片地死了。就连刚栽种一年的500棵观赏树木,有90%都死了。2011年春节期间,又有二十多亩的杨树、核桃树被意外烧毁。琚正茂第一次黑起了脸,老伴也为此哭了几天几夜。 “一茬死了,咱再种!”倔强的琚正茂强打精神,不让自己被打倒。他联系博爱县林业局,请求调拨一批树苗。今年春天,琚正茂带领全家在山上继续种树,死的一茬树已经全部补栽完毕。“今年种树特别多,我们又种了几千棵柏树苗,再恶劣的环境,再大的困难,只要有信心,没有克服不了的。”说起困难,琚正茂总是很乐观。 【打算】把满山绿色留给子孙后代 在东方今报记者采访时,琚正茂不断接到电话,联系水泥。原来,琚正茂还有一个大的工程在进行。就是要在屋后果园边修筑一道两米多高的水泥墙,防止水土流失。“我们已经拉了十几车砖和两吨多水泥,明天就开工干活。”琚正茂说。对于这个荒山,琚正茂很舍得投入。 能在荒山上栽种树木,家人的爱是他最大的精神支柱。除了两个儿子在山下挣钱外,儿媳妇和女儿都上山帮他栽树了,山上原来的简易房塌了,现在的新房子都是孩子们一点一点动手帮他建的。家人的支持给了琚正茂莫大的鼓励,绿化荒山他有使不完的劲儿。 “我以山为家,以林为业,希望十年后,我所承包的山地上,没有一点荒地!我干不好,让儿子接着干,一定要把满山绿色留给国家和子孙后代。”谈起今后的打算,琚正茂说的还是山,“我还有个打算,但这个要暂时保密,等实施了,我第一个告诉你。”临走前,琚正茂悄悄地对记者说。 十几年来,老伴一直是琚正茂的“眼睛” |
6.2米高大型黄蜡石 景区
广东各种规格园林景观
6.8米宽卧石园林黄蜡石
3.6米高大型天然黄蜡石
6米宽广东黄蜡石 酒店
8.1米宽卧石 全国批发景
2.3米高广东黄蜡石 刻字
4.6米宽黄蜡石公园校园
批发英德石英石、阳台
批发园林景观装饰小型
低价直销高档英德英石
英德大英石 园林工程造
园林景观意境生成空间
6.4米园林景观黄蜡石刻
3.5米宽黄蜡石 楼盘小区
产地直销小规格天然黄
3.7米宽卧石 景区刻字
7.4米宽卧石大型黄蜡石
太湖石10
2.5米宽厂家批发黄蜡石
3米高立石 景区刻字景
8.3米宽大型景观黄蜡石
3米宽广东园林黄蜡石
1.8米 小块园林景观刻字
广东各种规格园林景观
6.2米宽卧石 广东景观
批发英德英石、阳台鱼
3.1米宽产地天然彩石
1.8米高立石园林点缀景
3.7米高立石广东景观石
4.5米宽卧石刻字石 题
2米高立石 景区点缀黄
2.2米宽卧石招牌黄蜡石
3.9米宽产地景观黄蜡石
3.3米高产地黄蜡石 园林
6.8米高厂家天然黄蜡石
6.3米高 大型景观黄蜡
3米宽卧石广东景区题
4.2米高广东黄蜡石 村
2.5米宽黄蜡石刻字石园